本報評論員
《人民日報》(2021年10月29日第 01版)
在抗戰(zhàn)時期異常困難的情況下,八路軍第三五九旅響應黨中央號召,一手拿槍、一手拿鎬,奔赴延安東南四十多公里的南泥灣墾荒屯田,把戈壁變成良田、荒漠變成綠洲,為人民軍隊和抗日根據地樹立了“自己動手、豐衣足食”的光輝旗幟,形成了寶貴的南泥灣精神。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,南泥灣精神體現(xiàn)和發(fā)揚了自力更生、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(tǒng)和優(yōu)良作風,鼓舞和激勵著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擼起袖子加油干、風雨無阻向前進。
抗日戰(zhàn)爭進入戰(zhàn)略相持階段以后,日軍把我根據地作為主要進攻對象,集中主要兵力瘋狂地進行“掃蕩”“蠶食”和“清鄉(xiāng)”,實行慘絕人寰的“三光”政策和“囚籠”政策,制造無人區(qū),加上國民黨頑固派對陜甘寧邊區(qū)實行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,使抗日根據地處在極度困難之中。1939年2月2日,為克服經濟上的嚴重困難,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生產動員大會,毛澤東同志發(fā)出“自己動手”的號召??谷崭鶕剀娒裣嗬^掀起大生產運動,邊生產、邊打仗,譜寫了革命戰(zhàn)爭史上自力更生、艱苦奮斗的壯麗篇章。1941年春,八路軍第三五九旅開進南泥灣實行軍墾屯田。經過兩年多的努力,三五九旅開荒耕種30余萬畝土地,年產糧900余萬斤,把“處處是荒山”的南泥灣建成“陜北的好江南”,被中共中央西北局譽為“發(fā)展經濟的前鋒”。
“敵人來了,拿起機槍戰(zhàn)斗,敵人沒來,拿起镢頭種地”。沒有住的地方,戰(zhàn)士們就在樹林里露營;沒有菜吃,就到山上、河邊去挖野菜;開荒的工具不夠用,就盤起爐灶,自己動手打造工具……面對重重困難,三五九旅保持著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,“在困難面前逞英雄”,以自力更生的豪情、艱苦奮斗的韌勁,靠著自己的雙手創(chuàng)造了一切。面對當時根據地的嚴重困難局面,共產黨人住在簡樸的窯洞里,睡在硬邦邦的土炕上,吃著粗糙的小米飯,穿著打補丁的舊衣服,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,發(fā)揚了自力更生、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(tǒng),進行大生產,克服困難,堅持抗戰(zhàn),取得勝利。這充分說明,只要我們堅持自力更生、艱苦奮斗,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、戰(zhàn)勝不了的挑戰(zhàn)。南泥灣精神凝聚著中國共產黨人艱苦奮斗、犧牲奉獻、開拓進取的偉大品格,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,為我們克服艱難險阻、從勝利走向勝利注入了強大動力。
看似尋常最奇崛,成如容易卻艱辛。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,中國人民自力更生、艱苦奮斗,在實踐中開辟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,踏上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征程。我們黨是靠自力更生、艱苦奮斗起家的。雖然現(xiàn)在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,各方面實力大大增強,生活條件大大改善,但我們決不能丟掉自力更生、艱苦奮斗的傳家寶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:“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,面對國內外發(fā)展環(huán)境發(fā)生的深刻復雜變化,我們要走一條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,實施更高水平的改革開放,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(huán)為主體、國內國際雙循環(huán)相互促進的新發(fā)展格局?!敝袊陌l(fā)展最終還是要靠自己,立足新發(fā)展階段、貫徹新發(fā)展理念、構建新發(fā)展格局、推動高質量發(fā)展,我們要激發(fā)全黨全社會團結奮進、攻堅克難的強大力量,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。
自力更生、艱苦奮斗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品質,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基,也是黨員、干部立身立業(yè)的根基。實現(xiàn)偉大的理想,沒有平坦的大道可走。在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,必然會有艱巨繁重的任務,必然會有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,一切貪圖安逸、不愿繼續(xù)艱苦奮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,一切驕傲自滿、不愿繼續(xù)開拓前進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。奮斗新時代、奮進新征程,繼續(xù)傳承和弘揚南泥灣精神,要堅持自力更生,認識到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,堅持底線思維,保持戰(zhàn)略定力,謀定而后動,厚積而薄發(fā),更加主動辦好自己的事情;要堅持艱苦奮斗,在艱苦奮斗中凈化靈魂、磨礪意志、堅定信念,不畏風浪、直面挑戰(zhàn),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(tài)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(tài),向著實現(xiàn)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勇前進!
“如今的南泥灣,與往年不一般,再不是舊模樣,是陜北的好江南?!币皇住赌夏酁场穫鞒蠼媳保蔀橐淮说墓餐洃?。當年的南泥灣大生產運動,不僅形成豐富的物質成果,更結出了豐碩的精神成果。新的歷史起點上,不管亂云飛渡、風吹浪打,我們都要傳承和弘揚南泥灣精神,堅持自力更生、艱苦奮斗,以堅如磐石的信心、只爭朝夕的勁頭、堅韌不拔的毅力,一步一個腳印把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(yè)推向前進。